公路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

刊号 : 978-629-7807-38-6|
语言 : 中文|
页数 : 160 页|
作者 : 王丹 龚荷 李伊腾|
编辑 : 王丽丽|    
出版 : 7月, 2025年|

公路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

内容简介

《公路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学术专著,专注于公路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质量管理与控制领域。在当今交通基础设施蓬勃发展的时代,公路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性能、安全保障以及社会经济效益,本书应运而生,为公路工程从业者及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了全面且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开篇伊始,本书便对公路施工质量概念进行了深度解析。不仅梳理了其内涵构成要素,如工程实体质量、功能质量等,还细致阐述了在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等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让读者对公路施工质量有了清晰且系统的认知。同时,着重强调了质量管理在公路施工中的关键作用,它不仅是保障公路具备长久稳定使用寿命的基石,更是降低公路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有效途径,从经济与安全的双重角度凸显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此外,书中对国内外现行的主要公路施工质量标准与规范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分析了国际先进规范中值得借鉴的要点,为从业者准确把握质量准则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施工前期阶段,本书涵盖了施工图纸审核与优化、施工场地规划与准备质量把控、施工材料与设备的前期管理等关键内容。对于施工图纸审核,详细介绍了审核的重点内容与严谨流程,以及优化的原则与方法,确保施工蓝图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在施工场地规划方面,深入探讨了场地布局的合理性评估要点以及临时设施的质量要求,为施工顺利开展奠定基础。而在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上,明确了采购的质量管控要点以及设备选型与进场前的调试要求,从源头保障施工质量。

施工过程是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本书针对路基、路面、桥梁与隧道等不同工程类型,分别给出了具体且实用的质量控制要点。例如,路基填方与挖方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基层与面层施工的关键技术要点,以及桥梁基础和隧道开挖支护的质量控制方法等,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同时,关注施工人员与技术质量管理,从施工人员资质审查到培训体系构建,从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到执行监督与调整,再到新技术应用的质量保障,全方位提升施工的技术水平与质量保障能力。

质量检测与监督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本书介绍了常用的检测方法与先进的技术手段,构建了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质量监督体系,并制定了完善的质量问题反馈与整改流程。面对施工质量风险,通过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给出了针对常见质量风险的应对措施,以及质量控制应急预案的编制要点与演练更新机制。此外,本书还特别对公路施工中的交安质量控制进行了全面阐述,从原材料质量把控、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到成品保护及验收环节的质量控制,为交安设施的质量提供了全程保障。

无论是公路工程领域的科研人员、高校师生,还是奋战在施工一线的工程师,这部专著都能为其提供丰富的知识滋养与实践指导,助力公路施工质量实现质的飞跃,推动公路工程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信息

王丹,女,汉族,1991 年2 月出生,中共党员,工学学士,公路与市政双领域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建造师。国家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青年技术骨干,从业多年来深耕公路工程全生命周期建设管理,以“技术赋能质量”为核心理念,先后主导新疆、川渝、西北及东北地区十余项重大公路交通工程实践及创新,涵盖高海拔公路大中修、城市智慧交通高架快速路网体系、新能源配套交通工程等复杂场景,从业累计参与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其创新性提出“动态质量管控模型”,融合BIM 技术与PDCA 循环管理方法,在施工工艺优化、全流程质量追溯等领域取得突破,相关成果获省部级发明专利2 项、省部级工法4 项,并成功应用于凯州新城智慧基建集群、重庆抽水蓄能电站配套路网等标杆工程,实现施工效率提升20%以上、质量缺陷率下降35%的行业示范效应。在业态发展上始终秉持并践行实践创新精神,在质量管控领域形成独特的方法论体系,其技术成果对推动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转型升级具有示范意义,主要负责本著第一章、第二章约4 万字符的撰写及校对工作。

龚荷,男,汉族, 1989 年12 月出生,工学学士,公路与市政双领域高级工程师。多年深耕工程施工管理,先后参与了新疆G30 乌苏至赛里木湖一级改高速公路项目、新疆G3012 墨玉至和田高速公路项目、新疆G3012墨玉至和田高速公路项目、连霍高速(G30)新疆境内小草湖至乌鲁木齐段改扩建项目、四川凯州新城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二期)、德阳凯州新城产城融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德阳凯州新城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一期)、凯州新城智能生态停车场建设项目(一期)四个打捆项目勘察、设计、施工工程EPC 总承包项目、S24 鄯善至库米什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等多个大中型项目的建设与管理,作为多个项目QC 小组成员,先后荣获新疆自治区级QC 活动小组二等奖、三等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地下室后浇带混凝土构造柱支撑施工工法、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预铺反沾法施工工法的编撰及实际应用,作为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人,发明自粘胶膜安装辅助工具,相关成果获省部级发明专利3 项、省部级工法5 项,主要负责本著第三章、第四章约4 万字符的撰写及校对工作。

李伊腾,男,汉族,1993 年1 月生,中共党员,工程管理学士,高级工程师。先后在国内多个大型交通基建项目中担任核心管理岗位,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管理模式。专注于公路工程智能建造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资深工程师,融合技术创新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精通BIM+GIS 数字孪生建模,参与研发的沥青路面智能压实控制系统在重点项目中应用,压实均匀度提升20%,材料损耗降低10%。参与过高校研发的公路健康监测AI 算法开源平台的数据模型搭建和路网信息并轨,累计接入3000+公里路网数据。致力于以数字化、低碳化重构公路工程价值链,推动智慧交通基础设施与生态保护的深度融合,多次参与公路工程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参与工法创立3 项,创新研究成果3 项,志在推动数字化技术赋能传统交通基建,通过智能设计、绿色施工与全生命周期管理重塑工程行业生态,主要负责本著第五章、第六章约4 万字符的撰写及校对工作。


© 南洋国际科学出版社版权所有

(0)

相关文章